未来宇航商业航天指数(CSI
1. 引言
近年来,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下,全球航天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编制的2020 年航天报告》2020 年世界航天经
达到 4470 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在 2020 年实现的经济总量 3566.8
亿美元,占比接近 80%体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作为全球商业航天
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
发的态势。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已取得一系列进展
例如商业卫星竞争格局已逐渐形成、卫星应用实现经济规模化、商业
航天产业生态圈日益活跃等,在投融资领域数额也屡创新高。结合利
好政策,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商业航天将会迎来持续的
发展热潮,这是时代的机遇,更是行业内所有参与者的机遇。
为了充分利用发展机遇,首先需要对行业整体的发展现状有足够
全面的把握。一种可行的方法是编制行业指数,通过选取行业内具有
代表性的上市企业,对其股价按照特定算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行业
数。行业指数能够实现以样本体现整体,在反映行业现阶段整体表现
的同时形成对未来的合理预期。
S-Network 航天指数是美国 Space Investment Services 公司编制的
针对全球商业航天企业的指数,尽管成分股大多数都属于美国企业,
但该指数编制时考虑了世界范围内的可供交易的商业航天企业,以全
面反映全球商业航天的整体情况。相较之下我国和军工相关的指数除
了包含部分商业航天企业以外还包含其他领域的企业,不能作为纯粹
的商业航天指数;其它针对航天领域的指数存在成分股样本较少或样
本所属领域有限的不足,难以充分反映商业航天行业的整体情况。
此,结合我国商业航天市场现状,丰富指数相关内容,编制本土的商
业航天指数,显得尤为必要。
2. 指数编制
2.1 成分股选取
未来宇航在选取编制商业航天指数的成分股时首先确定候选企
业,候选企业来源于申万宏源国防军工行业成分股和经由北京经信
确认的上市企业,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所属细分领域的多样性,以尽
可能全面地代表行业整体。目前拟纳入指数的企业共计 28 家,包括
中国卫星、中国卫通、航天宏图等,详见下表
1 成分股展示
公司全称
公司简称
所在省
城市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卫星
北京市
北京市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卫通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康拓红外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力创通
北京市
北京市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宏图
北京市
北京市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星图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维图新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
北斗星通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众思壮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超图软件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星网宇达
北京市
北京市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电子
湖北省
武汉市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天银机电
江苏省
苏州市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格通信
广东省
广州市
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亚光科技
湖南省
沅江市
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欧比特
广东省
珠海市
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沪工
上海市
上海市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铂力特
陕西省
西安市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振芯科技
四川省
成都市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达
广东省
广州市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测导航
上海市
上海市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奥电子
四川省
成都市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
海能达
广东省
深圳市
福州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达华智能
福建省
福州市
江苏雷科防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雷科防务
江苏省
常州市
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盟升电子
四川省
成都市
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长江通信
湖北省
武汉市
成都天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箭科技
四川省
成都市
2.2 计算方法
未来宇航商业航天指数 (CSI) 的计算基和基
数据,所有数据均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不存在人为删除或增改的情况。
指数从 2021 年年初开始编制,因此将年初作为基准期。基本原理是
获取成分股每一交易日公开交易结束后的价格数据,与对应的加权股
本数据相乘得到调整后市值将所有成分股的调整后市值按照各自的
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调整后总市值再将调整后总市值与除数(即
基准期的调整后总市值)的商与基点相乘即可得到当期的指数值。
关参数的详细说明如下:
1)交易价格
每一交易日公开交易结束后的交易数据,包含开盘价、最高价、
最低价、收盘价四类。
2基点
基点是指数的初始值,是后续比较的基准数值。指数实质上是相
对值,其数额体现出当前时点相对于基准期的变化情况。基点一般取
整百数如 1001000,未来宇航商业航天指数的基点取 1000
3)自由流通比例和加权股本
通量份后
部分,与总股本的比值称为自由流通比例,在计算调整市值时需使用
依据自由流通比例得到的加权比例对总股本进行修正加权比例的确
定使用分级靠档方法,参考《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股票指数计算与维护
细则》,具体计算方法见表 2
自由流通比例 =
自由流通量
总股本
1
加权股本 = 总股本 加权比例 2
2 分级靠档加权比例
自由流通比例
%
≤15
(15,
20]
(30,
40]
(40,
50]
(60,
70]
(70,
80]
>8
0
加权比例
%
向上
取整
20
40
50
70
80
10
0
4权重
权重是为了平衡成分股对指数值的影响程度,原则上企业规模越
大,对指数计算的影响也应越大。值能够描述企业规模,因此将上
调整全体整后市值总和
为权重,以此来进行修正。为避免因单一股票出现极端状况时可能造
成的指数失衡,需对个股权重进行限制,一般设置为最大权重为 5%
成分股权重 =
期初该成分股调整后市值
期初所有成分股调整后市值总和
3
5)修正
为保证指数的连续性、避免因非交易因素而出现断层,当成分股
(样本)发生变化时,需对指数进行修正,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的调整总市值
原除数
=
修正后的调整总市值
新除数
4
即:
新除数 =
修正后的调整总市值
修正前的调整总市值
原除数 5
由此得出新除数,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后续指数。
2.3 计算示例
为方便计算,假设商业航天行业只有三家企业 ABC在期初
的股本数据列示于表 3。三 家企业的自有流通比例分别为 8%42%
84%,按照 2 提到的分级靠档方法,可确定加权比例分别为 8%
50% 100%,据此计算出对应的加权股本。示例计算中忽略单位。
3 股本数据
证券
A
B
C
A 股总股本
100000
50000
5000
非自由流通股
92000
29000
800
自由流通量
8000
21000
4200
自由流通比例
8%
42%
84%
加权比例
8%
50%
100%
加权股本
8000
25000
5000
以收盘价指数的计算为例,假设基期时三只股票的收盘价分别为
20105,乘上对应的加权股本得到调整后市值,将每只股票调整
后市值占三只股票调整后市值总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实际中需考虑权
重上限,即个股权重不超过 5%示例中样本过少不予考虑)结果如
下:
4 基期数据
证券
A
B
C
总和
基期收盘价
20
10
5
权重
0.37
0.57
0.06
基期调整后市值
160000
250000
25000
203966
4 同时给出了基期的调整后市值,求和后为 203966,即基期
的除数,这将作为后期指数计算的依据。
接下来计算目标为本期的调整市值总和。假设本期时点上三只股
票的收盘价分别为 2416 8据此计算相应的调整后市值,结果如
下:
5 本期数据
证券
A
B
C
总和
收盘价
24
16
8
加权股本
8000
25000
5000
权重
0.37
0.57
0.06
调整后市值
192000
400000
40000
302805
本期调整后市值总和为 302805大于基期的数据,表明相较于基
期,行业整体上涨
本期指数值 =
302805
203966
1000 = 1484.59 6
2.4 后续修正
每季度重新评估成分股,根据纳入成分股的评价要求增加或者删
减相关股票,并按照(5)式对除数进行修正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
同时重新评估成分股的股本结构,若发生变化则需作对应的调整,
新加权比例、权重等参数。
3. 指数展示
获取所有成分股从今年年初 12 1 日的数据,按照上述方法
编制指数,以 K 线图展示结果如下
750
800
850
900
950
1000
1050
1100
未来宇航商业航天指数 (CSI)
1 未来宇航商业航天指数 K 线图
指数的历史数据常被市场参与者用来作为技术分析,假设价格在
将来会出现和过去相同或相似的形态,通过对过去形态的分析总结
律实现对未来的预测。这有助于市场参与者评估整个行业,促进行业
更完善地发展。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年初开始指数持续走低, 5 月下旬到
达最低点,随后开始出现反弹,以“Z”字型波浪的方式上涨至 1000
附近,并形成平台。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多空双方势均力敌,
弈未分胜负。受各种消息的综合影响,指数在 9 月初开始大幅度下跌,
但在 850 点附近形成新支撑,再次反弹至 1000 点附近,之后开始震
荡。
若以指数走势来反映商业航天行业的整体表现,第一季度以及第
二季度上中旬,商业航天市场低迷,逐渐失去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二季度下旬市场情绪出现逆转,市场开始看好商业航天,虽然途中经
历过一波回调,但随之而来的反弹显示多方力量并未因此而衰竭,同
时也表明在市场正面情绪的作用下,商业航天市场在近期仍可能迎来
一波发展的机遇